1、興趣電商
興趣電商是基于短視頻平臺,依托大數據與內容,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。就是在用戶刷短視頻、看直播的時候,通過內容對產品產生即興消費。在2021年電商大會上,某音總裁表示,到2023年興趣電商的體量將達到9.5萬億。
如何才能抓住興趣電商的紅利呢?
傳統電商與輕資產創業者,可以通過短視頻矩陣+內容批量生產,在內容中植入小黃車商品,借助免費流量與付費推廣,引爆內容,實現銷售。品牌商與廠家,可以通過企業自播的方式,24小時直播。
2、私域電商
當實體客流枯竭、電商流量紅利消失,未來想要生存必須要把門店或者電商平臺作為公域入口,把客戶導入私域流量池。目的是通過私域與客戶建立社交、互動,產生強關系,把公域客戶變成私域用戶。在此基礎上,可以打造一套小程序商城,作為商品載體,為消費者提供購物需求。目前百果園、波司登、名創等多家實體企業,都在運營公域+私域的打法,構建立體的營銷模式。
3、社交電商
在產能過剩的時代,如何讓用戶產生持續消費,并幫助商家推廣傳播呢?最佳的方式就要通過創業市場,帶動消費市場,以社交電商模式去實現。
目前,小米、阿里等多家公司,都已經入局社交電商模式,目的就是把消費者變成合伙人,讓客戶在消費的過程中,也能夠幫助商家推薦銷售、實現裂變式營銷。因為,當智能手機成為人類的外掛器官,每個人都依托社交媒體平臺,作為流量入口與銷售場景,實現邊花錢邊賺錢。